浅谈株洲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一门永远在发展的大课题,也是随着人类发展必经之路,城市建设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与想法,今天很高兴与大家谈谈我个人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观点,城市建设大概念分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建筑实物建设。城市建设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城市管理,让人民舒适的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要素是土地,资金,人才,企业等等。
城市规划:在规划中城市定位很重要,株洲的定位应该选择三线城市定位,选择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级,选择新常态经济中,宜居、幸福指数高的精致化城市,而且,规划工作不是一层不变的,我很认同一个观点就是城市化过程中,规划与经济工作有效平衡和结合,有效平衡我认为就是宏观上把控好,微观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例子株洲先允许盒饭店遍地开花,然后经历市场洗礼,很多老板升级成为酒店,再经历发展有很多国际大酒店存在,这是做规划工作同志们应该要心中明白的重要道理,所以,我一直不支持株洲规划特别的高大上和一味的片面化,应该允许规划“容缺”“留白”,应该让规划及时与时俱进早日让蓝图变成现实。看一个城市发展有没有活力一个指标就是看城市规划调整的多还是不多,这就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核心要素是土地资源的保障,建设又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非基础设施建设,株洲在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做得比较好,先后出台了很多文件,大大缩短了办理工作时效,有效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因此,获得了省政府的创新奖与荷塘区的“一门式”服务创新奖是一样的,(各位同仁想了解的可以来复印资料),今天,我想重点讲的是国务院提出简政放权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联系,简政放权就是让政府找到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让过去繁琐的政府程序变为简单明了化,全面的制定市场负面清单,告诉你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从而达到缩短审批周期促进社会新一轮发展,有效地避免政府的过多干预,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让人民群众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株洲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基础设施项目行政审批上简政放权做得还不够,从规划选址,项目设计,发改委可研批复,土地报批,建设局批复,招投标管理等等所有程序顺利情况也要以年为单位计算,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株洲市委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大胆的简政放权,把这项成果形成株洲特色制度通过人大上升成长效制度不断的完善,长期坚持保持株洲政府的高效率从而大大的促进株洲城市发展。其中核心要素是土地资源的保障和拆迁工作,这两项工作也是政府应该重点攻坚的课题,形成株洲特色长效机制(各位同仁想了解的可以来复印资料),今天我重要还想在城市建设资金上讲一讲我的观点,城市建设资金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的基础和前提的前提,没有资金任何的工作都是白做,经营城市一般是进行可用财政担保50%拿出去融资建设是没有问题的。
|